各位家長們,當你步入街道上,夏天已經不知不覺來了,溫度上升,雨量開始增多,空氣濕度變高。天地間的陽氣也開始旺盛,小朋友的新陳代謝能力提高,生長發育黃金時期。此時必須要好好照顧好小朋友脾胃,增強抵抗力,助攻小朋友成長!

小朋友入夏養生指南!你不可不知的秘訣!

平常要多攝取水份

踏入夏天之後,香港的氣溫可算是急升,平均都處於30度或以上的高溫水平,根本隨便外出走行一下,已經汗流浹背,所以必須要好好注意及時幫小朋友補充水份。

但如果小朋友不愛飲水,可以怎麼辦?建議家長可以讓小朋友多進食水份豐富的水果,如青瓜及西瓜等。另外,平時亦可以多多飲湯,如綠豆湯、冬瓜湯,不僅可以好好補充水份,亦可以清熱氣。

休息足夠,多午睡

這個時節人們會變得懶散和疲倦,夏天日長夜短,小朋友有機會在晚間睡眠時間減少,就要從午間時補回來,可以幫助小朋友恢復精力,改善疲勞。

沖涼最緊要快

夏天時,中午氣溫特別高,人非常容易出汗而有機會弄濕衣物,所以一定要記得勤洗勤換衣物。溫馨提示大家,如果小朋友剛剛大量出汗,最好先不要沖涼,因為小朋友的皮膚毛孔擴大,沖涼很容易導致外邪入侵,等待小朋友汗止之後沖涼更為適合。

及時祛濕祛熱

夏天暑、濕二邪盛行。濕邪困阻中焦脾土,脾胃運化無力,一旦吃進去的水谷精微無法生化成氣血,就停滯在脾胃,小朋友就會積食。如果不及時消食導滯,積食遇上內濕很容易鬱熱成為濕熱。小朋友有機會出現感冒、喉嚨痛甚至發燒的問題。

夏天祛濕主要從運動和飲食方面做起,清晨傍晚讓小朋友要多出去跑動,適量出汗有利於幫助濕氣排出。

至於飲食方面,應多吃祛濕清熱的食物,如茯苓、荷葉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冬瓜、薏米、綠豆等等,都是清熱祛濕的好食材。

脾是人體後天之本,主肌肉和四肢。暑濕在夏季盛行,又容易困脾礙胃,會讓人覺得四肢沉重,無精打采。所以我們在飲食上要多吃益氣健脾的食物,如山藥、薏米、茯苓、蓮子等等食材。

另外,亦要多進食開胃助消化的食物,如雞內金、麥芽、烏梅、陳皮等食材,能促進消化。

要幫小朋友積食開胃,可以考慮讓小朋友每日服用一杯衍生開奶茶,內含藥食同源食材,含薏苡仁、赤小豆、山藥、茯苓、麥芽、白扁豆、葛根、淡竹葉

雞內金、橘皮等十味,可以助小朋友積食開胃、健脾祛濕。只需要用溫水沖服,非常方便,每日飲用絕對不會造成任何負擔!